本课程以会议形式主要讲解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讲解了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未来环境发展的影响和应对。
二、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主要讲解科学家利用大数据能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做出何种平衡的实现。
三、磁性纳米材料在污染物分析、吸附和降解中的应用研究:首先介绍什么是纳米物质以及这种物质的影响力,之后从更多的篇幅讲述了纳米材料在水环境污染物分析、吸附和降解中的应用,包括讲解案例和实验。
四、eDNA塑造生态毒理学研究的新时代:首先对生态毒理学面临的挑战做了介绍,同时介绍了eDNA技术对生态毒理学研究的优势和价值。
五、典型环境污染物的污染控制机制研究:主要讲解如何进一步提高污染物处理效果、,如何在复杂环境体系中高效的去除污染物,同时保持催化剂的稳定性和选择性。
六、高热值有机固废清洁气化技术:首先介绍了有机固废污染与控制现状,之后讲解了热解气化技术发展与定位,最后对一些关键科学问题与基础研究做了讨论。
七、大数据技术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主要介绍大数据这一技术在生态修复中是如何应用的。
八、国土生态空间与生态功能评价系统:分为两个部分讲解了国土生态空间与生态功能评价系统,其一是如何理解国土生态空间,其二是如何构建评价模型。
九、VOCs重点行业监测需求分析:主要介绍会产生VOCs物质的重点行业,同时监测它们的需求和防治工作。
十、典型石化化工聚集区VOCs污染分析管控技术及应用:首先介绍了我国重点化工污染区域的现状和特点,之后再根据相关的政策引出亟需解决的问题和方向,最后通过理论和案例分析各种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作用,为解决化工区污染做出努力和贡献。
十一、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一)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二)监测方案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三)现场监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四)实验室分析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五)监测报告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十二、赛默飞全方位环境监测解决方案:主要讲解赛默飞公司对于环境保护如何做到全方位监测,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十三、“2035美丽中国”水环境管理制度设计:主要介绍了水环境管理制度设计的原理和应用。
0时25分33秒
0时25分17秒
0时23分53秒
0时18分19秒
0时18分19秒
0时26分59秒
0时17分24秒
0时16分06秒
0时34分46秒
0时18分42秒
0时38分39秒
0时32分41秒
0时27分48秒
0时33分15秒
夏青,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郭华东,男,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地球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科学理事会会士,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胡忠阳,男,环境化学专业硕士,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的色谱与质谱部产品市场经理(环境行业)。
孙保平,男,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以来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程绿化、流域治理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吴丹,女,原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总工程师。
秦大河,男,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
赵晓丽,女,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张效伟,男,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毒理学),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毒理和环境健康”研究团队负责人。主持承担“十二五”国家“863”计划化学品重大专项课题、国家重大科技水专项子课题和欧盟“FP7”环境领域解决方案项目子课题等科研计划。发表英文SCI论文70多篇。
展思辉,男,理学博士,南开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客座编辑、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Solutions编委、天津市生态环保行动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生物化工与生物质能源专业委员会委员。
赵明,男,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研究所副教授兼院长助理,博士生导师。
罗国占,男,硕士,高级工程师。
王洪昌,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项雅静,女,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环境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
★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客服电话: 400-600-6993(工作日 9:00 - 18:00 节假日及周末电话值班 10:0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