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以会议形式主要讲解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监测生态环境 推进高质量发展:主要介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如何更好地监测生态环境,推进高质量发展。
二、创新与融合:赛默飞大气方案助力蓝天保卫战:主要介绍赛默飞科技公司在打赢蓝天保卫战上做出的努力,技术上的支持创新和融合应用,为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三、超低排放下污染物采样测试需求分析:主要是对超低排放下的污染物进行采样测试后的分析方法做出了相应的讲述。
四、基于GIS技术的环境数据资源化及分析应用体系:主要讲解了GI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和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五、固定污染源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比对监测实用技术与实践:主要对VOCs监测标准、差异等做出了讲解。
六、城市水生态监测与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北京市监测系统为例:首先介绍了水生态的评价方法和应用,之后再以北京市北运河为例,强调城市水生态监测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健康评价标准。
七、基于遥感大数据的典型大气污染来源监测分析:主要对遥感数据下的典型大气污染来源的监测与分析。
0时56分03秒
0时23分27秒
0时37分37秒
0时24分43秒
0时36分13秒
0时46分24秒
0时09分36秒
陈华杰,男,易智瑞(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
黄浩云,男,正高级工程师,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大气所所长。
寇有观,男,先后就职于兰州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区划研究所/国家土地管理局信息中心/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和研究员、生态人类学术工作委员会主席、《中国信息界智慧城市》编委。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UCD、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堪萨斯大学KU、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国土资源部等开展生态环境要素的实验观测与计算分析、卫星遥感、研究地球系统、生态环境、国土资源、农业发展、地理信息、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生态城市、信息化、城镇化、倡导系统分析、智慧生态城市。主持或参与国家农委、国家计委、农业部、建设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土资源部等有关业务系统建设与研究。公开发表论文文章200多篇,专著10余本。
谢科,男,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环境行业支持经理。
刘宇,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除尘、脱硫、脱硝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设计咨询、新工艺研发及示范工程建设;熟悉重污染行业生产工艺流程、污染控制技术及发展趋势;掌握常规污染物及汞等重金属、SO3、PM2.5等非常规污染物的采样测试要求。承担多项环保公益、863项目、多个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获得省部级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
徐宗学,男,北京师范大学首批“京师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副主席、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中国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IHP)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全球水系统计划中国委员会(CNC-GWSP)委员、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曾任水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客座博士生导师。
邱昀,女,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程师。
★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客服电话: 400-600-6993(工作日 9:00 - 18:00 节假日及周末电话值班 10:00 - 18:00)